这股风气之所以会在欧洲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的学制改革,使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增加,学生为写论文做调研、查资料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也有一些名人、政客,又想摆弄个博士头衔,他们也成为了论文枪手的雇主。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令大量文献变得唾手可得,学生不但可以就任何命题随意“谷歌”出无数资料,更可以匿名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子写手的协助。于是乎,想省力但又得省钱的学生便大段大段地截取网上搜得的论文。财气充足的就干脆雇个枪手将任务包揽下来。写论文的枪手也有一定的档次区别,来自东欧和亚洲的枪手收费比较低廉,但是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因此写出来的论文难免有诸多词句错误,并且有可能泄露出国籍的痕迹。
无论如何,浩瀚的互联网为学术造假带来了巨大的生存空间。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最终也成为了追踪学术造假的有力工具。一些高校已经要求学生提交论文时,不但要有传统的装订好的打印本,而且也要附上电子文档,以便在互联网上核对或者在干脆在网上公布以供质询。这一招非常要命,因为即使有枪手代笔,他们也只是赚快钱的“谷歌”之徒,不可能提供原创的学术研究,只要花点时间,要把被抄袭的文献搜索出来绝非难事。
在德国,最震撼的学术造假事件主角非前国防部长古腾伯格莫属。这位曾一度有望成为下任总理的政治明星被查出其博士论文存在大量的抄袭,并有雇枪手代写的嫌疑。最后他不但丢掉了博士学位,而且在全国的声讨之下辞去所有职务,并迁居美国。此事最终引起了一股清查名人学术造假的热潮,据说还在欧洲各国催生了一群专门“谷歌”名人论文的业余爱好者。
来源:互联网 转载于临企日语网站建设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