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音乐”的口号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而是伴随着盗版音乐链接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后就开始被提倡的。当时,盗版音乐的猖獗让市场对整个数字音乐产业失去信心,用户似乎也习惯了在网上免费下载歌曲,以至于他们觉得“歌曲就是免费的”。这使得多方利益受损。
石建平认为,盗版音乐损害的不仅仅是唱片公司和歌手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当用户只习惯于在互联网下载免费歌曲时,歌手就会逐渐失去推新歌的动力,这会阻碍音乐市场的推新速度,而且优质的歌曲也难以再现,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自身。
有人说,中国缺少像国外那样对数字音乐付费的环境,很少会有人为一首歌曲买单。但石建平不这么认为。
他表示,中国并不缺乏愿意为数字内容买单的人,比如中国的网游市场和腾讯QQ的增值服务就是很好的案例,“消费者其实很愿意为人性化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买单”。他认为,中国过去真正缺乏的是相关的政策和维权意识,现在新的法律对盗版音乐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而且唱片公司方面也开始复苏,有意聘请律师一起维权。
除整个数字音乐市场的内部环境趋于成熟外,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给音乐市场带来新的变革。目前,像国外的iTunes、Pandora和Spotify,以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的付费用户大都来自移动终端,其中,中移动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
此外,有数据显示,多米音乐用户有近9成是用手机听歌。多米音乐Android客户端的下载量排名第一,并且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这些都让多米团队坚信移动互联网将给音乐产业带来的新变革。
石建平表示,手机作为一个新的平台,不像PC。PC用户习惯于“免费下载”,但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并未真正养成,“只要给歌曲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相信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基于此,多米音乐才开始与多家音乐软件公司和唱片公司谋划付费模式。
石建平介绍,推付费音乐并不强制每个用户为音乐买单,而是基于中国特殊环境的考量,采取“免费+收费”的模式,用户依然可享用当前的免费内容,而付费内容针对的是那些高品质的音乐,然后还会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付费下载、离线听歌、以及一些增值服务。
目前,中国至少有7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群体,如果按照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10元来算,再加上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来源:互联网 转载于临企西班牙语网站建设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