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浪科技报道,Google近日与演出票务公司Ticketfly、Ticketmaster和AXS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其网页和地图搜索结果中整合销售现场演出门票,用户可以直接在结果中下单购买。Google搜索结果直接支持服务消费,表明其正式开始走向连接人与服务这条道路。这条新闻第一条评论是“度娘赶快组织人抄”,显然这位读者不太了解搜索引擎行业,并且对中国互联网公司存在偏见,因为连接人与服务已被百度践行多年,这类功能百度不止是做了,而且已经做得非常成熟。
Google和百度在搜索结果服务化上南辕北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总是被一起提及。它们的使命都是根据用户搜索请求从海里内容中找到精准的答案。不过在具体实践中却有不同的理念:Google要加速信息流转,让用户在自己页面停留时间越短越好;百度则要整合足够多数据,更期望让用户快速获取服务,一步到位。
从产品便可一窥端倪,百度先后推出贴吧、知道、百科等自有内容频道。Google只在Faceebook强势崛起压力山大之后才推出Google+力挽狂澜。更能体现百度想要让用户在自己页面消费服务的是,李彦宏所提出的“框计算”理念,这最终通过“阿拉丁计划”落地,这个计划让第三方站长、企业主动把数据和服务接入百度,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直接享受服务。
比如可以直接在搜索结果购买服务的微购,已经涵盖了电影票购买这类电商服务。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搜索结果直接查询快递单号、邮政编码,可以直接下载MP3或者App,等等,总之百度在减少不必要的跳转。2014年百度力推的直达号和知心平台,同样是让用户可以直接在搜索结果中获取服务。显然,百度在连接与人服务上比Google做得更早。
为什么Google终于要走向连接人与服务了?百度2014年给外界展现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服务化,连接人与服务;二是智能化,布局人工智能。Google在第二点上与百度一直是一致的,过去甚至走得更远,比如很早就开展Google Glass、Google Brain和无人汽车这些人工智能项目,现在百度才慢慢追上来。不过在服务化上Google过去一直都没有重视,它更多还是在做信息搜索和数据流动。
以前几年比较火的团购服务为例,Groupon被Google收购最终不了了之,而百度却先投资再收购并整合了糯米网。2014年百度还涉足O2O外卖、互联网金融、百度动物园、百度智能厨房诸多服务型业务,Google并无对应动作。在搜索服务化上百度进行得更为彻底。不过近年来Google亦在改变策略,比如2013年它投资了用车服务Uber——百度2014年底对其进行了投资并战略合作。
Google选择服务化的核心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搜索诉求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海量爆炸,搜索引擎只找到结果已经不够了,必须要从大量结果中找到唯一答案,整合结构化的服务便是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实体服务,内容服务化,搜索自然要服务化。可预见未来Google搜索结果会越来越多服务,而不只是超链接列表。
百度从来不是跟随者,Google与之思路重叠越来越厉害不少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存在着偏见,认为中国公司都在抄袭美国巨头——尽管确实有许多玩家是Copy 2 China。但百度其实是被冤枉了。
如果了解李彦宏的简历的人就知道,李彦宏在Google诞生之前便在从事信息检索工作,“超链分析专利”这一第二代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专利正是那个时候所获得的。Google创立前李彦宏便已小有名气,Google两位联合创始人还曾是李彦宏关于超链分析专利分享会下面的听众。
再看百度这些年的发展与Google思路也完全不同,并没有对Google亦步亦趋,比如贴吧、知道这些产品都是在不同思路下做出来的原创产品。过去的一年还有百度筷搜、百度EYE、DUBIKE、百度极速搜索这些Google并没有做过的产品。当然还有本文重点讨论的“搜索服务化”的差异化上。这两个玩家本来就在不同的市场做着不同的事情。
未来一个趋势是两者的市场和业务会越来越重叠。一方面百度已经开启国际化战略,正在葡语市场这些边缘化市场与Google一较高下,未来或将进军英文核心市场;另一方面,在智能化和服务化这两个大趋势上,两者也都越来越重视,百度争抢Google Brain之父、与Google一起投资Uber,都是思路重叠越来越厉害的表现。百度和Google这两个巨头正在隔洋对峙,激战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