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0月份对外披露微博用户数量超5000万之后,新浪方面对于微博用户规模的最新数据一直保持缄默。但以兔年第一分钟超过22万条的微博发布规模来看,新浪微博用户再创新高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作为网络媒体强烈的号召力,新浪走在了前面。
而今日据国外媒体爆出消息称,高盛分析师凯瑟琳•梁发布关于新浪的最新研究报告,将新浪股票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受此影响,新浪股票今日早盘跌至89.68美元,跌幅为3.92%。梁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虽然我们认为新浪微博的用户数量将保持稳定增长,而且微博业务也将通过应用软件和功能升级而保持良性发展,但我们认为微博价值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因为该项业务仍处于探索盈利初期。”李开复在微博中表示高盛的分析太短视,没有看到微博对新浪品牌和新旧业务的提升。只要是关于新浪微博的新闻,利好消息就会让新浪股票大涨,不利消息股票就大跌,可见微博在新浪的位置举足轻重。
曹国伟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他也表示,尽管微博产品日益火爆,但直至目前,新浪仍不会过于去关心微博产品的盈利问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浪不去为微博的盈利做准备。“我觉得我们不关心盈利问题,并不等于不为盈利做准备。如果是要把微博打造成互联网平台的话,新浪要考虑的将是一个平台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
2009年在中国兴起的微博,挟潮流而来,几大门户都参与了竞争。2010年在互联网界被称为“微博年”。进入2011年,几大网站间的微博竞争已经刺刀见红,短兵相接。腾讯搜狐加入战场的互联网微博大战,贴身肉搏在所难免。而各大门户都不惜余力重金打造自己的微博产品。
IT产业评论专家毛启盈对微博的评论更是贴切。把微博喻为公开的短信。“一位搜狐微博名叫“离家7年”的辽宁女孩引起轩然大波:她将50张火车票免费送给了素不相识的网友,将探望亲友的机会让给了他人,引起了媒体的热议和博友的巨大争议。 所以,我认为即便是炒作,微博的媒体力量,对“铁老大”神经也是一种刺激,彰显了微博作为媒体性在中国的社会价值。快捷、简单、病毒式传播的微博,在舆论监督、关注民生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微博在中国已不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一个社区交流工具,而是一个超级媒体。”
最新消息显示,一直低调的腾讯微博对外公布:用户率先过亿。对于整整风光了一年的新浪微博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坏消息。与搜狐张朝阳的高调相比,腾讯发力产品的决心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把微博当成一项新的方向发力。而就新浪和腾讯的用户群来说,新浪的注册用户关联度很小,而腾讯坐拥QQ、空间等关联性强的产品,腾讯微博发展前景更加光明。这也是为什么腾讯能在IT界呼风唤雨的最大资本。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接受采访时也告诉记者,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用户数量和人群。网易微博方面仍然没有看到创始人丁磊正式出面招揽用户,但是之前没有出现在网易微博上的门户总裁、总编辑李甬已经开始在网易微博上踊跃发言。
在中国有一个真理,当拥有了一定用户数量和用户粘性的时候,想不挣钱都很难。等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像Twitter,微博的鼻祖,他的现在就是中国微博的未来,那么挣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微博的发展,表明社会的个人对于整个社会表达意见的传声筒,可能姚晨的一句话,就会在第一时间让上百万的受众看到,从而得到对信息的自我满足。社会媒体都追求传染性和粘性,微博也正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名人每天泡在微博上的也比比皆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博是个人媒体,是个人如何向社会喊话和向社会表达的工具,它构成一个微观结构,这对于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意见表达的均衡性和对真相追逐的空间,都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微博是促进社会民主开放和社会健康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微博这种新方式,国际国内,看来都很成功。但是无论微博多么成功,它只是一个工具。把工具打磨锋利,这只是大戏的序幕。大佬们的微博斗好戏还在后头。
来源:互联网 转载于临企多语言网站建设新闻频道